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效果的提高,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彰顯。為了更好地加強老師間的相互學習,提高教學質量,切實打造高效課堂。10月24-26日,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開展了集體聽課評課活動,學校督導辦主任曾紀杰教授、品牌提升辦主任劉宇赤教授、圖書館館長劉杰教授、黨辦副主任孟允煌老師和各二級學院督導專家以及馬克思主義學院沒有課的教師參加。云浮校區(qū)思政課教學聽課評課活動同時進行。
本次聽課評課活動的目的是深入教學一線,了解教學情況,探討教學內容及方式方法改革,交流授課經(jīng)驗,助力年輕教師成長,提高教學質量。各位領導、督導專家和教師在聽課過程中,凝神專注,認真聆聽并作記錄。兩校區(qū)先后聽取了陽玉明、梁國英、王彩云、曾玉梅、王振民和劉潤蕓等教師的隨堂課。
以上授課老師結合各自教學內容和特點,深入鉆研教材,廣泛收集資料,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積極組織課堂教學,靈活運用多媒體課件,圍繞教學內容進行授課,學生潛心聽講、課堂氣氛活躍,效果良好,呈現(xiàn)了較為精彩的思政課。每聽完一堂課后,各位專家和老師都及時針對授課情況進行了評課。
在評課過程中,各位領導、督導專家和老師們一致認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的此次聽課評課活動,有形式、有內容、有效果,是一次高水平、接地氣的教研活動。曾紀杰教授在對老師們的教學情況一一點評后認為,此次活動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有效地助推了年輕教師的成長。他強調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需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目標,強化思政課價值引領功能,用好講好新修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切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劉宇赤教授表示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要牢記教育初心使命,在提高理論功底和教學水平上下功夫,努力講好思政課,使理論講授更接地氣,不斷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劉杰教授要求授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上要能娓娓道來、層層深入,要親切生動,要富有啟發(fā)性、教育性和感染力。孟允煌老師在評課中指出,思政課老師要將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及時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使思政課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
云浮校區(qū)教務處處長胡仁火教授認為聽課評課的過程是互相促進、互相提高的過程。老師們開誠布公,認真細致地評課,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既提高了教師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也對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教學素質的提高帶來切實的幫助。云浮校區(qū)負責思政課教學的梁國英副教授認為,在這次聽課評課活動中,授課老師的素質都很高,準備充分、講授認真。接下來,加強理論修養(yǎng),提高專業(yè)素質,并將理論知識與學生的專業(yè)特點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各位思政課教師在評課中,結合教學內容、教學態(tài)度、教材重點難點的把握、邏輯結構、教學方法運用等進行了分析和交流,對授課教師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馬克思主義學院執(zhí)行院長廖良初教授對授課教師的教學素質、教學態(tài)度、教學效果等進行了詳細分析和指導。他認為授課教師的素質普遍較好,教態(tài)自然,備課認真,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年輕教師的專業(yè)知識不夠扎實;二是教學內容邏輯性不夠強,條理不夠清楚,三是有的知識點講解還不夠到位。他要求老師們要認真鉆研教材,不斷積累教學經(jīng)驗,潛心研究教材教法,深入社會實際、深入學生實際,不斷提高教書育人本領,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
通訊員 :李 敏
排 版:李 敏
初 審:李新靈
終 審:廖良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