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交流 傳承文化 助推發(fā)展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江門社會實踐活動

發(fā)布者:馬克思主義學院發(fā)布時間:2023-12-18瀏覽次數(shù):315

學習先進教學經(jīng)驗,汲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華,追尋嶺南心學血脈,開闊思政課教師視野,豐富思政課教學內容推動我校甘泉文化研究和思政課教學改革與發(fā)展。12月15日至17日,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全體教師赴江門開展以“學習交流 傳承文化 助推發(fā)展”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學習交流:兩校交流凝智慧  學習借鑒促發(fā)展

12月15日下午,開啟了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第一站——廣州華立學院(江門校區(qū))學習交流活動。

兩校思政課教師交流學習

學習交流開始,廣州華立學院(江門校區(qū))郭仲先副校長對我校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研室主任田曉功老師介紹了學院的建設情況,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負責人就該課程經(jīng)驗進行了分享。

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廖良初教授在聽取情況介紹和經(jīng)驗分享后,對廣州華立學院(江門校區(qū))的熱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謝,對廣州華立學院(江門校區(qū))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贊賞,提出建立兩校長期交流合作機制,互鑒互學,凝聚智慧,共促發(fā)展。

后,廣州華立學院郭仲先副校長帶領我校一行參觀了江門校區(qū)。江門校區(qū)作為華立教育集團旗下的廣州華立學院分校,坐落在美麗的濱海城市,依山傍海,端莊大氣,環(huán)境優(yōu)美。大家以身為一名華立教育集團的教師而倍感自豪!

廣州華立學院(江門校區(qū))圖書館門前合影

 

傳承文化:承任公之胸懷  興中華之教育

12月16日上午,老師們來到梁啟超故居參觀學習。梁啟超,號任公,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是戊戌變法運動策劃人之一。其學術研究涉獵廣泛,在哲學、文學、史學、經(jīng)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等領域,均有建樹??v觀其不平凡的一生,參加學習的思政課教師皆感悟,作為政治家,在中國歷史上一呼百應,叱咤風云;作為學者,他的著述數(shù)量至今無人能比;作為教育家,他整整影響了一代人;作為父親,他為新中國培養(yǎng)了三位科學院院士。不愧是對近代中國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歷史上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通過參觀學習,大家對梁啟超提出的:“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感受頗深,紛紛表示要使自己早日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老師”,努力擔當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大任,秉承先賢之志,助力教育強國。

教師在梁啟超紀念館參觀學習

 

傳承文化:品錚錚報國志  悟拳拳愛國心

12月16日午,老師們前往崖門鎮(zhèn),探尋中國古代四大海戰(zhàn)之一宋元崖門海戰(zhàn)文化遺址,領略宋元崖海大戰(zhàn)的史詩般的歷史長卷;瞻仰文天祥、陸秀夫、張世杰三英及忠臣義士英勇不屈、氣壯崖海的英雄浩氣;欣賞自宋以來歷代詩書大家記述吟頌崖海大戰(zhàn)的詩書碑刻。

參觀學習中,老師們認為,教育當代大學生從民族氣節(jié)、國防觀念等方面深入思考,將本次參觀學習的收獲和體會引入課堂,并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加強對國史的學習,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育人工作。

大家還參觀了崖門古炮臺遺址,領略了“烽火漸遙云漸遠,神威依舊振邊關”的英勇氣勢。

宋元崖門海戰(zhàn)文化遺址門前合影

 

助推發(fā)展:知心學之源  明若水之功

12月17日上午,前往陳白沙故居和陳白沙紀念館參觀學習,這是本次學習考察的重點。陳白沙故居和陳白沙紀念館位于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qū),該館以建于明代的白沙祠和木石牌樓為主軸,正前方是白沙先生銅像廣場和陳白沙紀念館的新建牌樓。從祠堂門進入,依次建有春陽堂、貞節(jié)堂、崇正堂和碧玉樓,這里是陳白沙侍奉生母、設館教學、靜坐悟道的地方,是一座以記載嶺南心學起源的文化圣地。

陳白沙(1428-1500年),明代著名的自然主義思想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生命科學家,嶺南古琴第一人。其學說則稱“白沙學說”或稱“江門學派”,是明代心學的先驅。在陳白沙紀念館貞節(jié)堂,老師們積極地探討如何弘揚好甘泉文化:江門保存著完好的陳白沙故居和紀錄他生平的陳白沙紀念館。在增城,也可以通過打造好尚書湛甘泉府第遺址,蓮花書院遺址、湛若水紀念館等實體展示湛甘泉的生平事跡、心學思想作品、遺物墨寶等,提升群眾對甘泉文化的認識,講好增城故事,擦亮甘泉文化名片,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老師們參觀貞節(jié)堂,探討如何弘揚甘泉文化

我校自2023年5月成立甘泉文化研究中心以來,一直致力于甘泉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研究。此次,參觀學習陳白沙紀念館,讓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近距離深入了解心學思想的源頭,從不同角度對甘泉文化的起源和內涵進行了挖掘和詮釋,對于助推我校甘泉文化研究具有重大的啟發(fā)意義。 

陳白沙紀念館門前合影

次江門社會實踐活,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創(chuàng)造了高校密切聯(lián)系和互相交流學習的平臺,提供了走進中國江門,領略嶺南地方優(yōu)秀文化的實踐考察機會。我院全體教師將挖掘具有時代精神的教育教學資源,把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把本次研修考察中的所學、所感、所悟融合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同時,對于我校正在開展的甘泉文化研究、打造增城地方文化品牌,推動學校服務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將產(chǎn)生積極意義



撰稿:劉 燕

排版:劉 燕

初審:龍 林

終審:廖良初